<
m7n2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:区区刁民,反了天了? > 第六十一章 天下有权不交税的人,只有朕!
    “这个……容微臣看看……”

    徐溥对上朱祐樘那双仿佛洞悉一切的眼睛,心脏猛的一缩,连忙移开了目光。

    徐溥看向手中的账本:“回陛下,南直隶的夏税分别为白银7414两,大米214万石。”

    “浙州的夏税分别为白银4674两,大米117万石。”

    “赣州的夏税分别为白银2487两,大米165万石。”

    听着这些数字,朱祐樘怒极反笑:“徐阁老,你就是南直隶人,对南直隶的情况应该很熟悉。”

    “以南直隶的土地,人口,经济条件来说,一年的夏税,就只能收这么一点吗?”

    “堂堂一个南直隶,鱼米之乡,膏腴之地,一年就收这么点税上来,你不觉得可笑吗?!”

    徐溥低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嗫喏道:“这……这是因为咱们大明薄税养民,藏富于民,不与民争利……”

    “南直隶的收成……也没有特别的好,今年长江洪水泛滥,淹了不少良田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按照惯例,各级政府都会预先支取……下一年的俸禄,有些粮食……还要存入当地粮库,以备不时之需……”

    “而且当地藩王,也会支取下一年的禄米,并且……藩王和勋贵们,都可以免税……”

    朱祐樘冷笑:“所以到了朕手上,就只有这七千多两白银,和两百多万石大米了是吧?”

    徐溥沉默了下来。

    不管他能想出多少借口,多少理由,数据就摆在那里。

    南直隶作为大明最富裕的地方,一年的夏税竟然就只有这么一点,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。

    而明朝的税收之所以这么少,主要原因在以下四点。

    第一点,就是单纯的收税太低,而且多收实物税。

    第二点,藩王宗室、勋贵外戚,贵族地主这些人,有权可以不交税。

    第三点,没有合理有效的监察手段,不知道商户农户们的实际收入情况,尤其是商业税的白银,朝廷根本就收不上来。

    第四点,贪墨腐败。

    其中,第二点尤为致命。

    藩王们不仅拥有大量不用交税的良田,还要每年领取一笔不菲的俸禄。

    而勋贵地主们,因为不用交税,所以通过各种手段,非法兼并了大量良田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自耕农主动投献良田,将田赠与勋贵地主之后,再重新租回来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就只需要给勋贵地主交税,而不给大明朝廷交税。

    洪武初年时,大明可以收税的土地,还有八亿多亩。

    到了弘治年间,大明可以收税的土地,竟然只剩下四亿多亩。

    勋贵地主们,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,竟然非法兼并了大明一半的土地,简直无法无天!

    同时,明朝还收丁银税,按照人口数量,收取相应的赋税。

    都由地方官员征用,并不上缴大明朝廷,实际上这项收入多落入官吏的私囊。

    这种赋税大大阻碍了人口增长,同时也给下层官员,利用优免特权隐漏人丁的机会,加重普通百姓的负担。

    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时是,朝廷已经管控不了江南地区了。

    江南地区的财富,尽入江南地主,士大夫之手。

    “大明的税收制度,要变一变了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云淡风轻地,说出一句令在场三位尚书,脸色巨变的话。

    上一次朱祐樘主城币值改革,就让京城百官哭爹喊娘。

    这一次还要再改大明税收制度,这莫不是又要向他们这些官员开刀了?

    朱祐樘沉吟片刻,随即下令:“户部从明天开始,和都察院,西厂一起,清丈全国土地。”

    徐溥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,他刚想开口劝阻,但是抬头对上朱祐樘锐利的视线后,嗓子仿佛就被人捏住了一般,发不出任何声音。

    “明天内阁拟定出一份清丈全国土地的官员名单给朕,包括户部和都察院的官员。”

    徐溥低下头,满嘴苦涩: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其实朱祐樘早就想动一动,这大明的税收制度了。

    或者说,首先进行的币制改革,就是为了接下来施行的税制改革,而提前做的铺垫。

    两者是相辅相成,一环扣着一环的。

    按照朱祐樘的设想,这税制改革要分成三步。

    第一步,清丈全国田地。

    第二步,取消人头税,将丁银等杂税,平均摊入田亩之中,统一按照田亩数量收税。

    第三步,取消任何人免税的权力。

    整个大明有权不交税的人只有一个,那就是朕!

    随后,当田税改革完成之后,就可以开始动一动商业税了。

    朱祐樘的这套改革方法,同时吸收了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优势,是最适合当今大明的税法。

    但这些改革计划还都在草创阶段,朱祐樘脑子里也只有一个大的改革方向。

    至于如何具体实施的那些细节,朱祐樘都还没想好。

    但清丈全国土地一事,可以提上日程了。

    等到明年开春之后,在全大明境内推行币制改革的同时,也开始同步推行税制改革。

    不过到时候,恐怕又将是一番腥风血雨。

    朱祐樘喝了一口热茶后,转而看向工部尚书贾俊。

    “贾尚书,朕的宫殿修建的如何了?”

    贾俊连忙回答:“回陛下,工期喜人啊。”

    “奉天三大殿损毁的部分,已经全部清除干净了。”

    “只等西南方面的粗大楠木一到,便可动手修缮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的养心殿,也已经做完了全部的前期工程,已经开始修建了。”

    “修建木料分为黄花梨类、楠木类、紫檀包镶嵌湘妃竹类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这个工期,大概明年开春就能修好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点了点头,又看向刘大夏。

    “刘尚书,北边这段时间可还安生?”

    刘大夏上前一步,拱手作答。

    “回陛下,自陛下全歼鞑靼十万大军之后,北方草原那些游牧民族,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马了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伸出手,捻起两枚干果放入嘴中。

    “冬天要到了,保不齐北方那群鞑子狗急跳墙,生出什么事来。”

    “让将士们把长城给朕守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除了北方,其他边镇有变故吗?”

    刘大夏信心满满:“回陛下,一切如常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挥了挥手:“行了,今天就谈到这,诸位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陛下,微臣告退!”

    三人拱手行礼后,快步退出了弘德殿。

    朱祐樘拿起身边的热茶,喝了一口,感觉浑身舒坦。

    将窗户微微推开一些,吹着外面的寒风,屋里温暖如春,真是惬意。

    朱祐樘休息了一会后,忽然有小太监前来报信。

    “皇爷,吴皇太后娘娘请您去储秀宫一叙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挑了挑眉,这段时间,他还真没去过后宫。

    都差点忘了,现在储秀宫里面,还在为他选秀呢。

    朱祐樘站起身来:“摆驾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出了弘德殿,立刻便有太监为其披上厚实的大麾。

    坐上龙辇,没过多久,朱祐樘便来到了储秀宫。

    “皇上驾到!”

    朱祐樘走进储秀宫,四周的太监宫女秀女们,纷纷下跪行礼。

    “拜见陛下!”

    “免礼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!”

    等到所有人都起身后,吴皇太后才对朱祐樘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“陛下,快来看看这些秀女里面,可有让你满意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