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7n2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岳父关羽,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> 第167章 你插翅难逃!萧和:将计就计,叫孙权机关算尽一场空!
    一天后。

    孙权以督运会稽郡方向粮草为由,亲率四千嫡系兵马,陈武贾华等诸将,进驻了吴县城南,松江北岸水营。

    吴县的守御重任,则全交给了陆逊与及期所率六千山越兵。

    次日,刘备率五万大军由秣陵开拔,浩浩荡荡杀奔吴县而来的消息,便由细作传来。

    孙权收到情报,明面上令陆逊抓紧修筑加固城防,摆出一副要背水一战,死守吴县的架势。

    暗地里,孙权则争分夺秒的征集战船,搜刮粮草,为出海北逃做准备。

    吴县,陆府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啊,休穆竟如此轻易就降了那刘玄德,此人究竟有何魅力,竟令休穆数日间便倒戈?”

    顾雍看着手中那道密信,口中啧啧慨叹,眼中皆是惊奇。

    那道书信,乃是朱桓差心腹先一步赶来吴县,送给陆逊的密信。

    朱桓在信中直言不讳的表明,自己已降了刘备的事实,还盛赞刘备乃真明主,劝说陆逊等人也归顺刘备。

    陆逊不好擅作决断,便请了顾雍前来商议。

    “当年柴桑那一战,我为形势所迫,不得不往北岸替韩当诈降,可是与那刘玄德亲身交谈过。”

    “抛开敌人的身份不谈,这刘玄德颇有高祖之风,的确称得上是当世明主。”

    “而相较于曹孙之残暴,这刘玄德却心怀仁义,这一点于这乱世而言,实在是难能可贵。”

    陆逊回忆起了那一面之缘,口中对刘备是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顾雍看着陆逊这番言语,心中已看出些许端倪,遂压低声音问道:

    “伯言,听你这意思,莫非已心有决断,想要仿效朱休穆,背孙投刘?”

    陆逊猛抬起头,吃惊的看向顾雍,显然没料到这位好友会如此直白,直截了当的就戳破了自己的言外之意。

    他一时间神情尴尬,不知该怎么往下铺垫。

    “当年孙策取江东,杀戮我多少江东豪杰,其实不光是你陆氏,我顾氏亦有子弟死于孙策屠刀之下。”

    “我顾雍与你一样,出仕孙氏,无非是慑于孙家兵威,为保全家族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前日孙氏的态度你也看到了,他和他兄长孙策一样,视我们这些江东豪姓,皆为蝼蚁,说牺牲便可牺牲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一个不仁不义,寡廉鲜耻之主,我顾雍怎么可能带着我顾氏一族,为他死节陪葬?”

    顾雍越说越是愤慨,也不再避讳,将藏于心底多年的怨气,一口气向陆逊尽数宣泄了出来。

    听得顾雍这番愤怨陈词,陆逊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应该说是当日与孙权起冲突时,他便已对孙权心寒,萌生了与孙权切割,归顺刘备的念头。

    朱桓的这道来信,则是促成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。

    只是手中这六千山越兵,并非他一人说了算,还必须得说服了顾雍才行。

    这便是他今日请顾雍前来的目的。

    看顾雍这番表态,显然是本就有了背弃孙权之心,那还用得着自己再多劝么?

    当下陆逊便一拱手,正色道:

    “实不瞒顾兄,逊早有归顺玄德公之心,只是担心得不到顾兄支持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顾兄也有此心,可愿随逊归顺玄德公,为我们几姓谋一个出路?”

    顾雍亦是一拱手,郑重其是道:

    “伯言既然已下定决心,我顾雍自当追随!”

    两个相视一笑。

    弃孙归刘之计,就此敲定。

    接下来,就是怎么个归顺法。

    “我们手握六千兵马,吴县又在我们手中,伯言,你是否打算发动兵变,突袭城南水营,一举将孙权擒获,做为归降玄德公之礼?”

    顾雍抬手遥指城南方向,眉宇间透出一丝冷绝。

    陆逊却摇了摇头,说道:

    “孙权与我们好歹主臣一场,我不太想把事情做的太绝。”

    “再者他将吴县交由我们镇守,他却移师城南水营,分明是对我们有所提防,一旦有个风吹草动,我料他随时会乘船渡江,逃往会稽郡。”

    “与其如此,倒不如等到玄德公大军前来,我们临阵献城归降,交由玄德公来收拾他便是。”

    顾雍想想也对,便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两人商议已定,入夜时分,顾雍便趁夜出城,带着归降的诚意,星夜兼程北上去面见刘备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吴县以北三十里,御亭。

    具区泽(今太湖)东岸,近五万余刘军士卒沿湖岸扎营,以方便就近汲水。

    中军大帐内。

    顾雍已面见了刘备,献上了陆逊的亲笔书信,表明了他们诸豪姓归顺的诚意。

    “陆伯言这一次的归降,应该不会有假了吧。”

    刘备端详着手中书信,心中虽有欣喜,却并未轻信,仍存在警惕。

    陆逊顾雍等手握六千余山越兵,乃是孙权所剩一万兵马中的精华所在。

    这支兵马若是倒戈,等同于江东最后的抵抗力量,就此土崩瓦解。

    荡灭孙权,可以说是摧枯拉朽。

    吴郡会稽郡,不出十日便可拿下,江东全境就此尽数收复!

    这样的结局,自然是值得欣喜。

    不过鉴于当初陆逊曾诈降的“前科”,刘备还是多了个心眼,这一次没有选择轻易相信。

    “伯言当日诈降玄德公,亦是慑于孙氏威势,为保陆氏一族,不得不为其所用。”

    “然则周瑜也好,孙权也罢,皆视我们江东豪杰如蝼蚁草芥,可随意杀戮牺牲。”

    “伯言与雍等如今已幡然省悟,不愿为孙权这等寡廉鲜耻,不仁不义的昏主愚忠陪葬!”

    “这一次,雍愿留下来做人质,愿以项上人头担保,伯言和雍等乃诚心归顺于玄德公也!”

    顾雍一脸诚恳的慷慨表态,言罢向刘备深深一拜。

    刘备脸上疑色渐消,显然已为顾雍的诚意打动,目光又望向了萧和。

    萧和一笑,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似诸葛亮,关羽和张飞这种,仅凭刘备人格魅力,便愿舍身投奔者,皆竟是少数。

    多数人归顺与否,还得要审时度势。

    当年孙权实力尚强于刘备,陆氏一族的生死,还都握于孙权手中,陆逊的归降乃是逆势而行,自然疑点极大。

    可现下孙权覆灭已成定局,陆氏族人又不再受孙权威胁,这种形势下,陆逊的归顺便是顺势而为,自然是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萧和当然也就没理由再怀疑。

    见得萧和也确认陆逊归降真心,刘备心中疑虑遂烟销云散,当即欣然起身上前,将顾雍扶起。

    “伯言和你们的苦衷,备岂会不明白,前尘旧事不提也罢,就让它过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备收取吴郡会稽郡还是其次,得伯言和元叹你们这些江东豪杰归附,才是最大的收获!”

    “元叹,你也不必留在这里做什么人质,你只管回吴县转告伯言,备期待着与他再次把酒言欢,纵论天下大事!”

    刘备拍着顾雍肩膀豪然笑道。

    顾雍如释重负,一脸欣喜的慨叹道:

    “伯言所说果然没错,玄德公有高祖之风,气量胸襟远胜孙权百倍,实乃真明主也!”

    “我顾雍和江东众豪杰,终于得遇明主也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在上,请受我顾雍一拜!”

    说着顾雍再次长身一拜。

    刘备哈哈一笑,忙将顾雍扶起,少不了一番抚慰。

    接着便叫在帐中摆下酒宴,为顾雍接风洗尘,顺道询问吴县现下的形势。

    “孙权对我们应该是也起了疑心,故令我们率山越兵移镇吴县,自己却率四千嫡系,退至了城南水营,一旦有风吹草动,便可渡松江南逃。”

    “伯言的意思是,等主公大军兵临城下时,我们再临阵倒戈,主公以大军急攻水营,或许能抢在孙权逃过江前,将其拿下。”

    顾雍将吴县的形势,及孙权的现状一一道来。

    刘备微微点头,又看向萧和与鲁肃征询二人意见。

    鲁肃自然也认可陆逊之策,赞同他们不要急着发动兵变,莫要打草惊蛇。

    萧和却不作表态,反问道:

    “元叹,孙权移驻水营后,近来可有什么异常举动?”

    “异常举动?”

    顾雍沉眉回忆半晌后,说道:

    “孙权移驻水营后,派兵四处集征船只,现下已拼凑起了约三十余艘大船,其中还有十余艘海船。”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,他还将吴县附近各县的库存粮草,全都强征至了水营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他孙氏一族的男丁女眷,张昭陈武等嫡系部众的家眷,也全都接入了水营内…”

    听着顾雍所说,萧和剑眉渐凝,起身来到了地图前,负手凝视不语。

    刘备看出了端倪,顿时警惕起来,上前问道:

    “伯温,孙权此举莫非有什么可疑之处,你可看出了什么?”

    萧和沉吟片刻,陡然间眼眸一聚,手掌往地图上一拍:

    “主公,孙权这小子,他是想开溜啊!”

    刘备一怔。

    鲁肃,顾雍几人,皆是神色一愣。

    “孙权当初举江东降曹,就是知道挡不住主公兵锋,想要投靠曹操保住一条性命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秣陵都已失陷,周瑜也为主公所灭,主公大军压境,孙权又何来的胆色,反倒敢以不满万人的残兵与主公一战?”

    “难道他不明白,负隅顽抗乃是徒劳,必步周瑜之后尘?”

    “既然他心知肚明,为何还要摆出据吴县死战的架势?”

    萧和回头看向刘备,一连串反问。

    这么一提醒,刘备顿时也觉反常,便点头道:

    “军师言之有理,到了这般地步,孙权何来的底气与吾一战?”

    “因为他压根就没打算与主公一战!”

    萧和冷笑一声,手往地图上一指:

    “我料孙权移驻水营,目的有两个。”

    “其一乃是派兵溯江西进入具区泽,趁我军兵临吴县之时,掘开湖堤水淹我军,既可重创我军,又能为他搜集粮草海船争取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其二,他搜集够了海船军资后,必会顺松江东下入海,再走海路北上前往淮南,好投奔曹操!”

    萧和一席话,将孙权的图谋戳穿。

    帐中一片哗然。

    刘备及鲁肃众人,无不是吃了一惊,皆是一跃而起,围看向了地图。

    顾雍更是满脸震惊,一时间僵在了原地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难怪那碧眼儿会搜集海船,原来他竟是想弃江东出逃,走海路去投奔曹操!”

    “他这临逃之前,竟还谋划出这么一条毒计,想以具区泽水淹吾军!”

    刘备倒吸一口凉气,庆幸的目光看向萧和:

    “还好伯温你洞若观火,从元叹带来的蛛丝马迹中,推测出了孙权的谋图。”

    “若不然,吾既是被他脱身而逃,又为他一招毒计重创,后果不堪设想!”

    萧和嘴角扬起些许讽刺,冷笑着一拱手:

    “主公,那我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,叫孙权机关算尽,到头来却一场空!”